享受美國境內免運滿額即可享$600

「為什麼這沒有實驗室認證?」

我們常收到這個問題,特別是關於Rhythm Pro
事實是:我們曾經努力。

當我們聯絡台灣的專業聲學實驗室,包括台大與海大時,對方表示,若不移除內建的 35mm 空氣層,並將面板緊貼牆面,便無法進行測試。

換句話說,他們想修改我們作品滿足他們的傳統理解彷彿這些都不是我們的作品。

問題所在:這個系統,未曾為我們的面板而設

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合理——對任何理解形隨聲動的設計師或音響工程師而言亦然。這些實驗室仍停留在舊有框架,更適用於剛性建材,而非雕塑感的聲學設計。

更廣域的區域挑戰

這不是抱怨,只是映照我們這片土地的現況。台灣確實有優秀的研究者與實驗室(我們的 Art Series 便在台大測試),但現有基礎設施尚未能支援新型態——如模組化面板、懸浮縫隙、或非對稱牆面系統。有時是語言隔閡,有時是標準過於僵化。無論如何,總有一道牆橫亙眼前。

基礎設施尚未能支援新格式

我們從不輕言放棄。
在台大,我們詢問能否以原有的內建空氣層直接測試。對方回覆明確:只接受貼牆安裝,因為他們將聲學板視為平面建材,而非層次分明的雕塑系統。

在NTOU,團隊親切,但溝通上的隔閡讓我們難以真正達成共識。是,不只是安裝方式。

我們解釋過,也提供了其他國際 ASTM 認證實驗室的文件。最終,他們仍然堅持,即使結果未必貼近現實表現。

於是我們退後一步。
不是因為放棄,而是因為準確,比認同更重要。

我們曾禮貌地爭取,細心解釋,並提供國外 ASTM 認證實驗室的參考資料。最終,對方仍堅持一些會影響產品表現的條件。於是我們選擇退後,不是因為放棄,而是因為真實,比認可更重要。

於是,我們創造了自己的方法

我們,重新定義了牆的本質。

使用精準調校UMIK-1 麥克風KEF 監聽喇叭、與REW 軟件,我們建立了一套室內測試流程。於未經處理的空間中,從多個麥克風位置進行量測,並根據我們通過ASTM認證的標準校準結果湧現面板

我們的方法開放、可複製、透明。歡迎下載 REW 檔案,自行細看原始數據。

我們並非迴避實驗室測試,只是設計未被現有標準所容納。於是我們自創一套貼近實際使用的測試方法,並以認證基準校準,證明其可靠。

留下您的想法

請注意,留言需經審核後方可公開。

此網站已受到 hCaptcha 保護,且適用 hCaptcha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

最新故事

本區暫無內容。請透過側邊欄新增內容。